个人信息

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
姓名: 季玉龙
领域: 人力资源  企业战略  企业文化  品牌管理 
地点: 山东 济南
签名: 沟通创造价值,信息引领未来。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198
  • 博客访问:382953

专家文章

惠普文化转变轨迹(2) 2014-01-03

标签: 惠普   企业文化  

 菲奥莉娜给人的印象是“一位令人炫目的企业家--她高瞻远瞩,饮马天河,倚剑昆仑”。这种特质决定了她一定会打造一个以“威权统治”为核心的“共生型文化”。但是,急于求成也好,文化不适应也好,她的战略意图总是推进的困难重重,其根因在于,有人认为她的方式“无意中伤了惠普人的情感和自尊”。卡莉在自己的自传中描述,有一次,当管理层不能理解和接受卡莉变革方案时,情急之下卡莉脱口说道:如果彼此间无法达成共识,今天就不准回去了。戴维·普卡德(创始人之一,1996年去世)无法从天而降来救你们,你们躲避不了这场变革。在那一刻受到伤害的肯定不止在场的几个高管,还要包括十几万惠普人。

菲的继任者马克·赫德的特质却相反:朴实无华而又脚踏实地,这是目标型文化的领导特质。果不其然,赫德把惠普文化向“目标型文化”推进了一层。他不喜欢豪华的宴会和奢华的会议,只愿意深入到基层去进行绩效访谈。他进一步细化了考核方案,使每个人的职责和目标都进一步明晰化。他坚决大刀阔斧的裁剪人力,力求管理成本最小化。“在赫德看来,CEO的职责,其一是根据公司的现状,为公司找到目标,并找到通向那一目标最有效的路径;其二是找到执行战略的合适人选。完成这两项任务,重在面对面的交流。”目标型文化的最大优势在于快速提升组织效率,使组织短期内在利润表现上有显著进展,因此,赫德成功了。尽管2005年的时候惠普还一片混乱(菲在这一年卸任),但2006年、2007年连续两年惠普都成为当年度世界上最成功的公司之一。

赫德能够成功打造目标型文化的原因主要有两点:

一、比较讽刺的是,得益于他的前任菲奥莉娜。菲奥莉娜改造惠普文化失败,但也把原本的“情感型”文化冲击得一塌糊涂。整个组织处于混沌状态--极有可能是负面的“松散型”文化。这种文化为赫德向目标型文化的转变奠定了基础。如果赫德接手惠普时惠普仍然是那个保守的情感型文化的话,那么他的文化改造绝不可能像实际一样一帆风顺。

二、得益于赫德用了正确的方法。文化改造需要领导层坦诚面对全部员工,让员工明白到危机的严重性和改造的必要性及紧迫性,员工才能支持--或至少不至于阻碍这种改造。赫德的做法就是尽量做到坦诚,他认为:“惠普这样规模的公司,最大的问题在于员工是否明白决策的背景。他一直以来的经验就是告诉员工全部事实。”当员工意识到企业的严重问题时,“换一种不那么舒适的工作方法”变得就不那么重要了。因此,研究惠普的人会惊讶,“赫德执行的1.5万人的大规模裁员竟然没有出什么乱子,反倒把惠普人的心气给集拢起来了,不能不说是个异数。

推荐
沟通创造价值,信息引领未来。
类别:战略文化 |   浏览数(1436) |  评论(0) |  收藏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
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,目前已输入 0 个字。
表情 [更多]
匿名评论
登陆账号: 密码: 找回密码 注册

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,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。